首页 资讯 正文

海安:以辩论式教学淬炼青年干部“政治三力”

体育正文 90 0

海安:以辩论式教学淬炼青年干部“政治三力”

海安:以辩论式教学淬炼青年干部“政治三力”

数字赋能构建案件评查(píngchá)新范式

近日,记者走进江苏省昆山市检察(jiǎnchá)院数字检察应用中心,藏蓝色的大屏上跳动着该院自主研发的“案件质量智能辅助评查系统(xìtǒng)”(下称(xiàchēng)“评查系统”)数据信息——累计评查案件总数、评查异常情况(qíngkuàng)、后续整改情况被一一罗列。

三分钟能做(zuò)什么?随着该院案件(ànjiàn)管理部负责人(fùzérén)、数字检察办公室负责人葛莎莎勾选出154件掩饰、隐瞒(yǐnmán)犯罪所得罪案件并点击“开始”,43条规则即时(jíshí)运转。三分钟后,评查系统完成评查并形成分析报告。报告显示:144件评查合格,另附10件需人工复核案件及问题清单。在过去,同批量的(de)案件评查需要6名检察官用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。

从一个模型到(dào)评查系统

昆山市(kūnshānshì)检察院近三年年均受理(shòulǐ)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超600件,专项(zhuānxiàng)评查时依靠传统人工抽查不仅覆盖面窄、效率较低,评查人员在有限的评查时间内往往也难以沉下心来细致查阅(cháyuè)卷宗、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。

如何提升案件(ànjiàn)评查质效?评查系统研发者之一、该院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汪丽娜认为(rènwéi),通过数字赋能构建智能辅助评查应用场景(chǎngjǐng),总结办案规律,为检察官提供常见错误(cuòwù)提醒等“助攻”很有必要。“科学设置评查规则是第一步。”汪丽娜说。

该院以办案量(liàng)最大(zuìdà)的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为突破口(tūpòkǒu),首先从600余起危险驾驶案件案卡中总结出“裁判文书审查时限”“重要(zhòngyào)告知入卷时限”等程序性规则,又围绕罪名司法解释增补“血样送检鉴定时限”“适用缓刑规定”等专用规则,同步论证系统可操作性,最终形成26条评查(píngchá)规则,搭建出评查系统的雏形——“醉驾型(jiàxíng)危险驾驶自动评查模型”。

部分程序性规则具有通用性,也适用于其他罪名,能否通过将规则细化、延展,进一步拓宽智能(zhìnéng)辅助案件评查(píngchá)的适用范围?

在一次盗窃案件专项(zhuānxiàng)评查中,办案新手(xīnshǒu)撰写文书的共性问题引起了研发团队的注意。有盗窃罪前科的金某于2023年4月到(dào)5月窃得(qièdé)他人财物1600余元。根据规定,盗窃罪的入罪门槛是2000元,有盗窃罪前科等情形的金额减半,即(jí)1000元就能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,应在起诉书中指出“数额较大”,但新任检察官助理并未在起诉书中写明。当次评查中还有其他两名检察官助理存在同类(tónglèi)问题。

“‘遗漏数额情节’就可以(kěyǐ)设置为盗窃罪的专属规则。”汪丽娜带领团队围绕案件办理程序要求梳理扩充通用规则,再结合不同罪名的定性条件等(děng)设置专属规则,对模型进行了(le)调试升级。

反复实践后(hòu),2023年6月,评查系统正式上线,评查范围覆盖基层办案量(liàng)较大(jiàodà)的危险驾驶罪,盗窃罪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,故意伤害罪等4个常见罪名。

从个案纠偏到(dào)类案审视

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,评查系统还能(néng)自动抓取犯罪事实、量刑情节等关键要素,与预设的规则碰撞(pèngzhuàng)比对(duì),快速将案件分为“智能评查合格”和“需人工复核”两类,还会(háihuì)对需复核的案件清晰列出复核事项。

“在今年第一季度盗窃案(dàoqièàn)专项评查中(zhōng),评查系统未再发(fā)现‘遗漏数额情节’问题。”昆山市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门主任杜志辉感慨,“这得益于(déyìyú)系统上线后的首次评查,案管部门针对需人工复核案件向我们制发监管意见,通报了7处法律文书表述不规范问题。”

对此,杜志辉组织(zǔzhī)人员集体讨论制定常见罪名文书要素清单,供承办人查阅参考,压降同类问题发生率。这种既查病症又(yòu)找病根的智慧评查,使案件质量评查从(cóng)个案纠偏升级为类案审视。

据了解(liǎojiě),评查系统投用以来,已完成智能评查案件2977件。经苏州市检察院统筹部署,评查地域范围也从昆山延伸(yánshēn)至苏州全域。

破解复杂场景(chǎngjǐng)理解难题

“系统对‘法(fǎ)言法语’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还有待提升。”葛莎莎打了个比方,一般累犯的构成(gòuchéng)要件包含主观条件、刑罚种类、时间间隔(jiàngé)、犯罪年龄(niánlíng)四个方面,系统很难准确判断累犯认定是否正确这类复杂的法律场景。

为此,昆山市检察院在上级检察院案管部门指导下,接入DeepSeek大语言模型,升级(shēngjí)评查系统,即建立检察办案知识库对系统进行(jìnxíng)“训练”,再依托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的逻辑思维能力,分解复杂评查任务。

葛莎莎就一起盗窃案向记者进行评查(píngchá)演示。该案的(de)起诉书指出,犯罪嫌疑人是累犯。那么他究竟是不是累犯?对此,评查系统首先(shǒuxiān)列出(lièchū)了累犯认定的具体法律依据,并自动抓取了该案法律文书中的关键要素与(yǔ)之进行比对。给出评查结论的同时,系统自动生成案件评查报告,评查复杂案件的能力与效率得到提升。

“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放大评查系统的运用效果,不断拓宽实体评查范围,以高质效评(xiàopíng)好每一个案件助力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’落地落实(luòshí)。”昆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王国(wángguó)庆表示。

(检察日报 卢志坚 马心茹(mǎxīnrú) 葛梦桐)

海安:以辩论式教学淬炼青年干部“政治三力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