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社区开展“粽香传情·邻里同乐”端午文化主题活动
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社区开展“粽香传情·邻里同乐”端午文化主题活动
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社区开展“粽香传情·邻里同乐”端午文化主题活动
活动现场。(来源:信网 郭慧敏(guōhuìmǐn) 摄)
信网5月(yuè)29日讯 端午佳节将至(zhì),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(wénhuà),增进社区邻里间的(de)情谊,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,5月28日,青岛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(liǔlù)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“粽香传情·邻里同乐”端午文化主题活动。活动次日,社区工作人员与(yǔ)志愿者一起将粽子及米油等节日礼物送至社区居民们的手中。这场融合民俗体验(tǐyàn)与民生关怀的活动,既通过亲手(qīnshǒu)包制粽子的互动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,更以“节前送暖”的实际行动,彰显了台柳路社区对居民们的长效关怀机制与基层治理温度。
活动当天,社区活动中心内弥漫着粽叶的清香,十多位居民早早来到现场,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包(bāo)粽子(zòngzi)活动中。桌上整齐摆放着糯米、粽叶、红枣、豆沙、花生、绳子等(děng)包粽子所需的食材和工具。居民们围坐在一起,迅速投入到这场充满生活气息的“创作(chuàngzuò)”中。
经验丰富的居民们手法娴熟(xiánshú),只见她们将粽叶轻轻一折,漏斗状(lòudǒuzhuàng)便迅速成型,接着舀上满满一勺糯米,再放上几颗红枣,随后灵巧地将粽叶包裹起来,用绳子一绕、一系,一个饱满紧实、棱角分明的粽子就(jiù)诞生了,整套动作一气呵成(yīqìhēchéng),让人赞叹不已。
来自(láizì)青岛巴士“一路相伴(xiāngbàn)”市南巴士二分公司你我他志愿团队(tuánduì)的志愿者王洁,利用上午休班时间来到了包(bāo)粽子活动现场。谈及参与活动的感受,王洁脸上洋溢着喜悦:“大家动手的积极性都很高,马上端午节了,我们把大枣、花生等包进粽子里,分给社区里的居民们,让他们福气满满地过端午,这(zhè)也寓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甜甜蜜蜜(tiántiánmìmì)、美好(měihǎo)幸福,把这些甜蜜美好包在粽子里与他们一起分享,我们也觉得非常开心。”
一旁的居民刘女士也不甘示弱,虚心地向大家(dàjiā)请教,认真学习包粽子的技巧(jìqiǎo)。尽管手法略显生疏,但她毫不气馁,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了要领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大家一边包粽子,一边分享(fēnxiǎng)着各自家乡端午节的习俗,从儿时(érshí)的端午记忆聊到如今的幸福生活,温馨的氛围(fēnwéi)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(nǔlì)下,不一会儿,一盆盆装满希望与温暖的粽子摆满了桌面。
5月29日(rì),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将这些(zhèxiē)煮好的粽子连同精心准备的礼品,一同送到社区居民手中。每到一户,工作人员都与(yǔ)居民亲切交谈,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,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健康,提前祝(zhù)他们端午安康(ānkāng)。同时,河西合肥路街道卫生服务(fúwù)中心还为居民提供了上门义诊服务。收到粽子和礼品的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纷纷对社区的关怀表示衷心感谢。
“这次包粽子活动,不仅包出了端午的(de)民俗韵味,更包出了社区邻里间的烟火(yānhuǒ)温情。现场有(yǒu)老邻居带新手的耐心指导,有志愿者传授经验,这其实(qíshí)就是社区凝聚力的最好体现(tǐxiàn)。咱们社区一直把‘家文化’作为治理核心,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传统节庆(jiéqìng)活动,让居民们在(zài)柴米油盐的日常里,也能感受到‘远亲不如近邻’的温暖。”我们会用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,让每个家庭都感受到‘社区大家庭’的温度,让幸福真正扎根在咱们每条(měitiáo)街巷里。 ”台柳路社区党委书记秦丕刚介绍。
此次(cǐcì)包(bāo)粽子活动,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厚氛围,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,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同时(tóngshí),通过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,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,营造了互帮互助(hùbānghùzhù)、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。未来,台柳路(táiliǔlù)社区将继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(fēngfùduōcǎi)的文化活动,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。(郭慧敏)
工作人员将粽子(zòngzi)和节礼送到居民家中(来源:信网 郭慧敏 摄)
活动现场。(来源:信网 郭慧敏(guōhuìmǐn) 摄)

信网5月(yuè)29日讯 端午佳节将至(zhì),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(wénhuà),增进社区邻里间的(de)情谊,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,5月28日,青岛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(liǔlù)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“粽香传情·邻里同乐”端午文化主题活动。活动次日,社区工作人员与(yǔ)志愿者一起将粽子及米油等节日礼物送至社区居民们的手中。这场融合民俗体验(tǐyàn)与民生关怀的活动,既通过亲手(qīnshǒu)包制粽子的互动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,更以“节前送暖”的实际行动,彰显了台柳路社区对居民们的长效关怀机制与基层治理温度。
活动当天,社区活动中心内弥漫着粽叶的清香,十多位居民早早来到现场,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包(bāo)粽子(zòngzi)活动中。桌上整齐摆放着糯米、粽叶、红枣、豆沙、花生、绳子等(děng)包粽子所需的食材和工具。居民们围坐在一起,迅速投入到这场充满生活气息的“创作(chuàngzuò)”中。
经验丰富的居民们手法娴熟(xiánshú),只见她们将粽叶轻轻一折,漏斗状(lòudǒuzhuàng)便迅速成型,接着舀上满满一勺糯米,再放上几颗红枣,随后灵巧地将粽叶包裹起来,用绳子一绕、一系,一个饱满紧实、棱角分明的粽子就(jiù)诞生了,整套动作一气呵成(yīqìhēchéng),让人赞叹不已。
来自(láizì)青岛巴士“一路相伴(xiāngbàn)”市南巴士二分公司你我他志愿团队(tuánduì)的志愿者王洁,利用上午休班时间来到了包(bāo)粽子活动现场。谈及参与活动的感受,王洁脸上洋溢着喜悦:“大家动手的积极性都很高,马上端午节了,我们把大枣、花生等包进粽子里,分给社区里的居民们,让他们福气满满地过端午,这(zhè)也寓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甜甜蜜蜜(tiántiánmìmì)、美好(měihǎo)幸福,把这些甜蜜美好包在粽子里与他们一起分享,我们也觉得非常开心。”
一旁的居民刘女士也不甘示弱,虚心地向大家(dàjiā)请教,认真学习包粽子的技巧(jìqiǎo)。尽管手法略显生疏,但她毫不气馁,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了要领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大家一边包粽子,一边分享(fēnxiǎng)着各自家乡端午节的习俗,从儿时(érshí)的端午记忆聊到如今的幸福生活,温馨的氛围(fēnwéi)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(nǔlì)下,不一会儿,一盆盆装满希望与温暖的粽子摆满了桌面。
5月29日(rì),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将这些(zhèxiē)煮好的粽子连同精心准备的礼品,一同送到社区居民手中。每到一户,工作人员都与(yǔ)居民亲切交谈,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,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健康,提前祝(zhù)他们端午安康(ānkāng)。同时,河西合肥路街道卫生服务(fúwù)中心还为居民提供了上门义诊服务。收到粽子和礼品的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纷纷对社区的关怀表示衷心感谢。
“这次包粽子活动,不仅包出了端午的(de)民俗韵味,更包出了社区邻里间的烟火(yānhuǒ)温情。现场有(yǒu)老邻居带新手的耐心指导,有志愿者传授经验,这其实(qíshí)就是社区凝聚力的最好体现(tǐxiàn)。咱们社区一直把‘家文化’作为治理核心,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传统节庆(jiéqìng)活动,让居民们在(zài)柴米油盐的日常里,也能感受到‘远亲不如近邻’的温暖。”我们会用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,让每个家庭都感受到‘社区大家庭’的温度,让幸福真正扎根在咱们每条(měitiáo)街巷里。 ”台柳路社区党委书记秦丕刚介绍。
此次(cǐcì)包(bāo)粽子活动,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厚氛围,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,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同时(tóngshí),通过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,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,营造了互帮互助(hùbānghùzhù)、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。未来,台柳路(táiliǔlù)社区将继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(fēngfùduōcǎi)的文化活动,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。(郭慧敏)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