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青岛即墨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季 每天万斤上岸

体育正文 112 0

青岛即墨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季 每天万斤上岸

青岛即墨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季 每天万斤上岸

原标题:挖(wā)呀挖呀挖,即墨蛏子丰收啦!

初夏时节,在(zài)即墨区丁字湾,两万亩养殖的(de)蛏子迎来丰收季,渔民陆续展开采收。昨天,青岛早报记者(jìzhě)跟随当地渔民走进丁字湾滩涂,记录下了他们采收蛏子的艰辛过程。

清晨的第一(yī)缕阳光从海平面跃起(yuèqǐ)后,祖辈生活在即墨田横镇丁字湾这片海域的渔民于希沛便收拾好(hǎo)工具,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滩涂边,开始(kāishǐ)了蛏子的采收和管理工作。记者按照渔民海上牧耕的要求,穿了两双(liǎngshuāng)厚袜子,将裤腿扎紧穿上雨靴,顺着一条硬底的“海路”来到了一大片蛏子田里,这里已经有不少渔民在忙碌了。

“走海路,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。滩涂上(shàng)这条小路是(shì)硬底(yìngdǐ),所以走起来像是穿行在泥泞的路上,但(dàn)真正艰难的是在滩涂里前行。”今年70岁的于希沛笑着说,眼前的这条弯弯曲曲的水沟,其实是渔民养殖蛏子走了几十年的“海路”。

“这就是我的‘海田(tián)’了(le)。别看这泥滩黑乎乎的,里面可全是蛏子(chēngzi)。”大约半个小时后,于希沛到达(dàodá)自己那片“蛏子田”。在滩涂(tāntú)里采收蛏子,不光要有力气,而且还得靠技术。见到滩涂表面有蛏子冒出的气泡,立即用锄头或铁锹挖下去,然后迅速在滩涂里找到裹满黑泥的蛏子。王希沛在深约30厘米的滩涂里进出自如,而记者的一只脚吸在滩涂里费了很大劲才拔出来(báchūlái),走了几米就累得双腿发软。

根据潮汐情况,渔民一般在海上采收蛏子的时间为4个多小时,其间没有一点(yìdiǎn)休息时间。正午时分,渔民们结束采收工作,将一筐筐蛏子运(yùn)上岸。在田横镇南芦村一片海滩上记者看到,刚被运上岸的蛏子立即吸引了等候已久的商贩(shāngfàn)的关注(guānzhù)。

“每天根据预订的(de)数量出海采收,一筐(yīkuāng)蛏子的重量大约在50斤,现在的批发价格每斤在13元左右。蛏子的新鲜度与运输(yùnshū)时间密切相关,因此需要迅速装车,以确保蛏子最快一小时端上市民的餐桌。”一位渔民(yúmín)说。

每天(měitiān)万斤“鲜儿”上岸

丁字湾是青岛养殖蛏子(chēngzi)最大的海域之一,当地(dāngdì)人称之为“鲜儿”。当地渔民介绍,由于丁字湾是河流和大海的交汇处,所以这里(zhèlǐ)的海水盐分较低。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(le)滩涂上丰富的物产,其中夏季收获(shōuhuò)的蛏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贝类海鲜之一。这里出产的蛏子大小适中、无杂味,而且肉质结实、味道极佳。

于(yú)希沛介绍,丁字湾海域有20多个渔村都有蛏子养殖滩涂。入夏后,每天都会有上万斤蛏子上岸,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。渔民于德科(dékē)说,挖(wā)蛏子的最佳时间是在退潮时,特别是大潮期间,如农历的初一和十五。如果赶上夜间退潮,他们会戴上头灯(tóudēng)摸黑挖蛏子。

当地渔民介绍,丁字湾养殖蛏子(chēngzi)(chēngzi)已经有上百年历史,大(dà)规模养殖始于30多年前。由于蛏子生长(shēngzhǎng)在半米深的滩涂里,渔民需要根据每天的潮汐变化进行收获,所以到现在还一直保持着传统养殖方法。每年开(kāi)春播苗,蛏子在滩涂里生长1—3年时间。近年来丁字湾蛏子养殖区不断扩大(bùduànkuòdà),目前已达到两万亩。记者采访获悉,青岛除了即墨区丁字湾海域,在胶州湾、西海岸新区(xīnqū)海域滩涂上也有蛏子养殖区,但是规模都不如丁字湾海域的大。

养殖户(yǎngzhíhù)告诉记者,多数蛏子(chēngzi)苗都是从南方购买的,价格相对(xiāngduì)便宜。养殖户于师傅(shīfù)说,他(tā)养殖蛏子差不多有30年了。从小在丁字湾这片海域长大,他承包了30亩海滩,这在当地算是规模比较大的。于师傅告诉记者,一般一斤蛏子苗为2600个左右,一斤苗种30元,一亩需要放养120斤蛏子苗。

丁字湾蛏子全国(quánguó)“出名”

于德科(dékē)介绍(jièshào),今年丁字湾的蛏子长势良好,出肉率高,价格比前几年每斤高了1元左右。从(cóng)全国来看,各地蛏子上市的时间(shíjiān)有先有后。南方养殖的蛏子从2月份开始上市,一直(yìzhí)到(dào)6月份。5月中下旬,青岛的蛏子开始采收,到6月中下旬将大量上市,一直到9月份,丁字湾海域即墨、海阳、莱阳的蛏子都将占据全国蛏子市场的主流。从10月份开始,东北地区的蛏子开始上市。

入夏后,即墨丁字湾除了蛏子外,还有一种叫紫彩血蛤(xuèhá)的(de)海鲜也进入了收获季节。每天清晨,渔民(yúmín)带着专业的捕捞工具,结伴踏入这片肥沃的滩涂(tāntú),在采收蛏子的同时,顺便寻找着美味的血蛤。渔民介绍,血蛤与普通蛤蜊不同,它们寄生在蟹洞之中,深藏于泥滩之下(zhīxià)。没有经验的人,往往很难觅得其踪,当地渔民几个小时(xiǎoshí)也只能挖到几斤血蛤,这些稀少的血蛤一上岸就会被商贩高价抢购走。

本版摄影撰稿 青岛早报/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(kāngxiǎohuān) 袁超

青岛即墨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季 每天万斤上岸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